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一壶一镜一椅,我们关心的不再只是日常器物的实用性,而是学着去追求器物的美感。在这个冬日,一次关于物之美的展览来到北京,带着手作的温度和生活的厚度。
在三里屯散步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在著名建筑师及ARCH STUDIO创始人韩文强的打造下,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橙色大厅摇身一变,成为一座中式庭院——从中国传统园林中提取折廊元素,形成曲折变化的展廊。
园林与展厅不断转换、融合,在热闹非凡的三里屯呈现一个“内向”的空间。观众可以在这里安静而不受打扰地欣赏近百件来自大陆与台湾26位设计师、艺术家的作品。
以物载道,传承生活之美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在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中如是记载,这不仅奠定了中国手工艺永恒的法则,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东方的美学理想。
在展览上,我们将看到这些当代中国手工艺的代表作如何传承了传统的审美,又在技术变革的当下进行创新。通过“持恒之心”、“兼得之美”、“神工之艺”三个单元,聚焦当代中国手工艺的创作、探讨传统手艺如何获得新生,并让那些年轻的新锐手艺人、设计师和艺术家们进入公众的视野。
冬日围炉 听手艺人的故事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这些带着手工痕迹的精造之物,每一件都在述说着一个故事:关于美的理念,关于对材料和技术的理解,关于艺术家的希望和困境……正是这些思考和情感,让这些作品区别于冰冷的工业产品。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在上海,艺术家王沁带来“玻璃的艺术”工作坊计划,而在深圳,艺术家邓彬、吴观真则联袂呈现了一场以“当代漆艺”为主题的工作坊,开启了观众与艺术家交流的热情。在北京,工作坊计划将延续,原创家具品牌[理木LIMOO]创始人、设计师陈志远带来“木头的故事”, 设计师庄冬冬也将从符号学角度介绍首饰的文化内涵。
同时,为北京站专门打造的“大师座谈”将迎来一位重量级嘉宾——国际知名的珠宝艺术家与创新者、同时亦是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陈世英 (Wallace Chan) 先生。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Wallace Chan十六岁成为宝石雕刻学徒,从此开启长达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他将轻巧而坚固的钛金属用于珠宝制作、发明翡翠切割润光技术、独创的世英切割宝石雕刻法更令人称奇。在千回百转的探索中,他将创作推进到极致,以极其敏锐的感知力捕捉与物质交流的体验和能量,并将之融入到作品的种种细节中。他将创作人的激情、梦想和哲思贯穿在每一件作品中,强烈地激荡观赏者的视觉美感和心灵感应。
曾在上海和深圳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的纪录片《师傅》和《西南陶纪》也会继续在北京场放映,同时,还会增加纪录片《泥中有我》的放映。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传统手工艺真实的现状,在他们仿佛脱离了时光的平缓和从容中感受造物的乐趣。
图片来自品牌供图
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 北京站
本次巡展由《周末画报》和艺术平台Modern Art联合主办,LEXUS雷克萨斯独家赞助,并得到了上海玻璃博物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当代首饰与新文化中心及现代传播集团旗下众高端媒体平台通力协办。同时也得到了众多媒体和场地合作伙伴:Flipboard红板报、腾讯视频、环球时尚、ZAKER、海报时尚网、一直播、第一视频、好好虚度时光、上海艺仓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橙色大厅等大力支持。